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消防射水與中繼送水建議方案

射水救災是消防人員每天都在做的事,但是若問擔任瞄子手的消防同仁,你現在瞄子的放水壓力及放水量是多少,泰半沒人答得出來。若問擔任水箱車司機的消防同仁,三樓燃燒的火災,你應該操作多大的放水壓力及此時的放水量是多少,亦多半答不上來。除少數有經驗的水線帶隊官會在無線電中通知司機放水時一併告知放水壓力外,大多數的帶隊官都只告訴司機「放水」,至於司機要放多大壓力,就只有憑經驗先放個大約3-5 kg/cm2的壓力,再等著帶隊官通知「加壓」或「減壓」。彷彿這一切都只是個大概,也沒個標準可供依循。在學校所學習的「消防水力學」,所背誦的公式,所介紹的「送水基準板」,都只停留在教室內,並未隨消防同仁帶到了工作崗位上。
     火場射水搶救,依據火勢的大小、水帶長度、樓層高度,予以增減水壓,甚至調整瞄子放水口大小,臨場應變以適應現場需要,本是理所當然。但問題在於沒有標準、漫無限制的臨場應變,卻顯得雜亂紛沓、不成章法。尤其在火場中,無線電常有頻道繁忙,無法插話之情形;或者建築物屏蔽,司機與帶隊官分處兩地,無線電訊號根本不通,司機與瞄子手各自為政,一團混亂,何來臨場應變之說。為解決這樣的問題,初期放水時應該要有一套基準,讓彼此都有規則可循,而後再依現場情況做適當的增減。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TVJzWKVc6ueqBRxHCxuNNrBuIcLYsJcw

2017年3月14日 星期二

消防戰術—假設推論方法之初探


筆者於火災搶救實際經驗中發現,火場狀況並無法於短時間內完全掌握,因此火場指揮官於狀況判斷與決心處置時便發生困難,以致火場狀況判斷模式理論雖然完整,但於實際執行時便面臨無法實施之困境。筆者藉由國內相關文獻探討,嘗試說明火場狀況判斷需運用假設推論方法,以初步掌握之災情、火煙外觀及建築物型態等因素,假設推論火災之情況與發展,並依此進行初期火災搶救部署,後續依據更精確之災情狀況持續修正搶救戰術與人力部署,完成火災搶救指揮任務。意即運用假設推論方法作為理論與實務間之橋樑,解決消防戰術理論不易運用於實務之困境。
本文亦整理消防戰術相關文獻,嘗試用較為哲學與邏輯的方式,介紹消防戰術運用之重點,包括經驗主義與教條主義、全面不要片面、掌握重點、製定消防搶救計畫、人員之積極主動性、壞的指揮也好過遲緩的指揮、個人能力特質之差異性等項目,期能將戰術理論更適當地運用於實務上。

關鍵字:消防戰術、假設推論、濃煙判讀、建築物判讀

消防戰術—假設推論方法之初探